中餐厅一
澳门·新葡澳京(中国)官方网站奋斗点亮青春_赵昌富_洪明_茶园癸卯夏天,赤日炎炎,行走黔中,探访英贤。安顺西东,普定平坝,马场斯拉,峭壁清河。群山峥嵘之姿,负青天而苍翠;诸峰巍峨之态,依崇山而浩渺。时代才俊,真诚朴实,胸怀为民之志,清风独爽;躬身垂范,帮扶脱贫,笃定目标奋发,拳拳爱心。竭诚服务,创新产品,践行大行担当,使命粲然;踔厉数载,奋斗青春,澎湃劳模豪情,彪炳史册。山川依旧,换了人间,葳蕤增辉,生机盎然。
汽车从县道拐入普定县穿洞街道办事处,左旋右转12道弯后,向导说马上就到贡达村的一家茶园。洪明正在欣赏着窗外一座座山包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如墨景色,突然身子往后一仰,便急忙抓住扶手,汽车油门轰响如奔突的拖拉机,紧接着又连续转了7道弯,一路爬升五六十度的陡坡,缓缓地驶入普定县万树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门。中等个子,脸膛酱红,偏分头,着白上衣的中年人跑过来,握住刚刚从汽车上下来的洪明的手,说:“洪行长变瘦了,你今天总算来我的茶园了,当年要不是你救急,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呢。”中年人说完,呵呵地笑着。洪明拉住中年人的手,说:“赵总你也晒黑了,做公司不容易,咱们变黑变瘦不值啥,只有公司变好了,才最值当。”中年人叫赵昌富,公司总经理,也是贡达村本地人,健硕硬朗。
赵昌富以前做工程。当年,政府提倡退耕还林时,浙江温州一商人看中这里低纬度、高海拔、群山云绕雾罩的地质气候条件,闻讯前来洽谈包地种植白茶。赵昌富和妻子敏锐地意识到政府出台政策的性、社会性、效益性,一番商议后果断出手承包了全村2个村组的2600多亩山地,开发种植白茶。
赵昌富夫妇腾出多年积攒下来的血汗钱,以每亩350元的土地流转价格分发给流转土地的农户,并雇用村里的闲散劳力,在贡达村的几座山包上铲除杂草,种植了数十万株从浙江引进的“黄金叶”白茶。业内人士知道,种植茶树周期长,投资回报期更长。赵昌富夫妇咬牙坚持着。在茶树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赵昌富经营的公司出现流资紧张,眼看着茶树垄间杂草没过茶树,又到了采茶关键时期,便向几家金融机构申请流资。然而,因公司财务不规范、无法提供担保的问题却被多家金融机构拒之门外。
正在穿洞街道办下乡走访的普定县支行行长洪明与赵昌富不期而遇。赵昌富看着憨厚诚恳、讲话条理分明的洪明,心里突然如同开了一扇亮窗,二话不说把洪明拉到了自己的茶园。赵昌富开车在不到两米宽的碎渣乱石道路上蜗牛般颠簸前行了十几分钟,缓缓地来到一座山包前。赵昌富下车,带着洪明爬到一座山包之上,喘着粗气,指着一垄垄一尺多高的一片片白茶树,讲述着承包2600亩茶园的故事。洪明眼前的碧绿茶园,在几座山包间铺展着,茶树层层错落,或笔直,或弧弯。顶部金黄的茶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分外妖娆。麻雀斑鸠画眉叫声啁啾,夏日阳光下阵阵微风吹拂,清爽宜人。赵昌富告诉洪明,这个茶园吸收贡达村百余名劳力常年在茶园里务工,身体强壮的背负机械护理茶树,身体较弱的手推除草机田间劳作,每天可以收入150元到180元不等,“让他们不出村就可以打工赚钱,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茶叶“土地流转—整地—种植—管护—茶青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茶园能带动周边村民近1000人就业。眼下,进入春茶采摘、收购、加工时节,正是迫切需要资金支持的关键节点。而当下,赵昌富的茶园就是缺少这笔发放给农户的务工款。站在一座山包之巅的一处平台上,洪明和赵昌富商议之事。赵昌富说:“我们茶叶是40元采一斤,基本上每年采茶工工资要在300万元左右,才能够解决问题,因为在采茶期,我们必须开现钱,老百姓得到现钱心里才踏实。我们再怎么困难,都要保证他们的工资。”面对行业规定担保问题,赵昌富再一次为难了。赵昌富拿不出足够资产为提供担保。
洪明回到普定县支行后,与班子成员、客户经理一起商量赵昌富的申请,认真研究农行现有“惠农e贷”产品,认为加大对茶叶产业金融支持,必须有效破解茶企“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切实解决茶企“急难愁盼”的焦心事。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洪明总结时提出让该公司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办贷的思路,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认同。洪明会后急忙赶到上级行安顺分行,向主管行长进行了汇报。之后,在省、市分行的大力支持下,赵昌富公司如愿以偿地从普定县农行拿到了200万元流动资金,解决了燃眉之急。赵昌富别提多高兴,默默地给洪明点赞,言辞间称颂不已。
隔一段时间后,洪明再次来到茶园时,跟赵昌富谈论更多的是规范公司财务管理、提高白茶质量的话题。赵昌富觉得眼前的洪明,不仅仅是一名支行行长,更像是一位企业顾问。之后,赵昌富几乎天天盼着跟洪明通通电话、见面聊业务。赵昌富说,他从洪明行长那里学到了不少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孙同富,定南街道办龙黑村人,一米七八身高,腰板硬直,皮肤黝黑,一张嘴一口白牙,笑容挂在一张瘦削的脸上。孙同富曾经在甘肃省部队某部服役,退役后做过汽车清洗装饰、货运,十几年了日子还像温罐水一般(不动)。孙同富思考着赚钱致富的路径时,被村委会吸收进入班子。后来,孙同富外出参观学习,发现种养业在农村具有很好的前途,便萌生了依靠种养业脱贫致富的念头。
孙同富拿定主意后,说服众邻居,在山包间流转130亩平地种植苞谷、红薯等新品种,每年获得几十万元的收入,更加增添了他立志在乡村做一番事业的信心。同时,他也在悄悄地谋划带领更多农户致富的路径和方法。
一次,洪明来到乡下龙黑村调研,在村部与孙同富坐下来讨论乡村脱贫致富之路澳门·新葡澳京(中国)官方网站。孙同富谨慎地谈了自己的想法,以及计划扩大承包土地、带领更多农户致富的打算。洪明对孙同富的规划极其赞同,提出支持他依靠既有经营管理经验,成立生产合作社,吸收农户入股,实现规模化种植,瞄准种植稀缺、反季节蔬菜,流转更多土地,接纳农民进园务工,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孙同富闻听很受启发,一拍脑袋,说道:“我信任你洪行长,不过我的自有资金不足,请你们农行支持一些。”洪明当即表态道:“只要你在种养殖上扩大规模生产,农行‘兵支书e贷’一定会鼎力支持你实现梦想。”
普定县农行“兵支书e贷”是洪明在农村调研、思考之后,设计、推出的一款针对农村村组“两委”班子中退役军人生产经营发放的品种。
2020年初,洪明根据基层调研情况,发现乡村村组干部中退役军人较多,而且人人精明能干,不少人因为缺少资金而一筹莫展。洪明在办公室里默默地思考着,回想自己借调到总行前台部门工作时的攻坚克难情景,渐渐地理出“创新产品、帮助退役军人创业带头致富”思路,并计划创新推出一款产品,专门服务退役军人,“推动脱贫攻坚往实处走、往面上走的重大举措”。
洪明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制作成调研报告,郑重地呈报安顺分行主要领导,马上得到了首肯。在安顺分行主要领导的带领下,洪明拜访了安顺市委秘书长,汇报了农行拟推出专属退役军人的产品、支持服务脱贫攻坚的计划和打算,再次得到肯定和赞许。紧接着,安顺分行将此报告抄报贵州省分行,主要领导很快批示省分行相关部门配合洪明的客户经理团队研发专属产品。
当年3月末,贵州分行首批“兵支书e贷”首发仪式在普定县举行。贵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春雷,安顺市委吴刚平,市委、市委秘书长、市委部部长、市直机关工委尹恒斌,安顺军分区政委闫海,副市长王成刚,普定县委唐明永等领导出席仪式。唐明永在致辞时说,全县广大兵支书、兵委员在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此次贵州分行为兵支书发放,及时帮助大家解决了融资难题,为全县兵支书、兵委员发展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助推普定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吴刚平在讲话中对贵州分行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鼎力相助表示感谢,还讲道,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兵支书e贷”是为“兵支书”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希望广大“兵支书”珍惜好、使用好来之不易的“宝贵血液”,聚焦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聚焦到农业产业,聚焦到乡村人才队伍培育,真正夯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基础。
优秀“兵支书”代表杨守亮作交流发言,提及普定县支行行长洪明,杨支书动情地说道:“我代表韭黄村全村村民感谢您,没有您我们村韭黄产业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好,韭黄不可能卖那么远,我们村的几百户贫困户不可能那么快脱贫,村民不可能那么快致富。您贴心的关怀、真情的投入让我们倍感温暖。”这时候,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洪明知道,这次大会,普定县委在家全部出席,是近年来普定县委少有的户外领导活动,其意义非同寻常,他也铆足劲头,要在普定县脱贫攻坚战中展示农行人的作为。
在洪明明朗有声的支持下,孙同富把龙黑村已经经营成熟的园区转让给其他农户经营赚钱,移步邻村陇财村流转200亩土地,成立普定鑫勋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从山东寿光学习借鉴南瓜嫁接黄瓜技术,当年种植地膜覆盖新品种黄瓜160多亩。依靠普定县支行发放的“兵支书e贷”30万元,孙同富雇用5名固定农民工参与园区日常管理,另外吸收20名布依族妇女进园做零工,在黄瓜搭架、打杈、施肥、浇水、灭虫、采摘关键节点出工。布依族妇女每人每天可以拿到100元左右的工资,一个个笑得跟身上的粉红上衣一般灿烂如花。
那天上午11点多,洪明正在园区里一黄瓜架前跟孙同富谈论园区蔬菜种植情况,两辆高级汽车戛然而至,几个操着粤语的商人下车后,在合作社刚刚采摘的一大堆鲜嫩带着黄花肉刺的黄瓜前哇哇赞美不绝。孙同富说,他们是专程前来跟合作社商洽订购黄瓜、黑玉米协议的。洪明示意孙同富过去接待广东商人,孙同富抿嘴笑着跟洪明挥挥手。洪明看到孙同富几个人站在一筐筐黑玉米垛前谈论着,一个个笑呵呵的。身边的黄瓜田里,几个身着各种民族服装的妇女,弯腰采摘15厘米长、直条、成熟的黄瓜。盛开的无瓣黄花、碧绿的四角瓜叶、低垂的嫩绿黄瓜,让前来参观者啧啧称赞。在现场的一位布依族妇女说,孙同富的合作社带动几十户农户致富,还把自己多年总结的生产、管理、技术无偿地传授给其他村民,使全村种菜户每亩成本低于7000多元,单亩收益1万元以上。
得到洪明支持帮助的孙同富心明如镜,这几年洪明不仅带着客户经理给他送,而且给他提供了很多智力帮助,如利用已有销售渠道开展贸易业务,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示范引领、以干代训、生产高品质蔬菜等等。在洪明的大力倡导下,普定县支行的“兵支书e贷”成为普定县农行的拳头产品,投放在全县12个乡镇60多个行政村,在古老的普定县乡村熠熠闪光。
韭黄,又名韭芽、黄韭芽等,是韭菜通过培土、遮光覆盖等措施,在不见光的环境下经软化栽培后生产的黄化韭菜。韭黄原产在中国,南北山区多有野生,各地普遍栽培,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的古老蔬菜。韭黄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能耐霜冻和低温,可用种子或分株繁殖。韭黄具有叶片黄白、口感佳、香气浓郁、质地细嫩、营养丰富等特点,同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以及挥发性硫化物,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因韭黄对肾阳盛衰、遗精有一定的治疗保健作用,故俗有“草钟乳”之名。《本草纲目》记载:“韭之为菜,可生可熟,可菹可久,乃菜中最有益者也。”宋代曾任徐州知府的苏东坡就有“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的诗句来赞美韭黄。韭黄与普通的韭菜相比,不仅味道鲜美、口感柔嫩,且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因此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韭黄村40多岁的杨生浓眉大眼,快人快语,不说自笑的表情,如同熟人朋友一般。当洪明来到他公司门口的时候,杨生已经在那个黑色筛网凉棚下等候了一个多小时,竹编茶几上几杯毛尖茶水清澈见底,“普定县生茂种养殖合作社”几个宋体黑字在银色铝板上闪闪发光。杨生把洪明让到藤椅上坐下,忙不迭地说:“这大热天你又来了,真是让你费心啦。”
杨生是普定县生茂种养殖合作社、普定县马官镇森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面前的一个塑料大棚内,一墩墩近二尺高的绿油油肥厚叶子韭菜在微风中摇摆,有的曲,有的弯,好像集体翩跹起舞。
杨生告诉洪明,今年他流转了400户农民的2000亩土地种植韭黄,依靠自己的技术建造了300座大棚,仅此节约费用近500万元,从今年开始主攻韭黄生产“季节差”,每年瞅准市场机会2月、8月集中上市,直接销往广东澳门葡京官网、福建沿海地区,赚取高额差价,每公斤15元左右,实现亩产1万到2万元。洪明抿一口茶,给杨生伸出了大拇指,往事又在洪明的脑海中频频浮现出来。
今年42岁的杨生,19岁时步入军营,在拉萨某部服役。部队生活的经历,让杨生养成了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事事做到零差错。也因为在部队服役期间表现优异,杨生荣立三等功一次,并多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与此同时,杨生儿时的创业梦想却在心中不断萌发。杨生说:“我家在白岩镇,以前的打油村现在是韭黄村,小时候看到家里有人小规模种植,就想着自己长大了要好好发展家乡的韭黄产业。”退伍返乡以后,杨生一心投入韭黄种植研究工作,凭借着对家乡和农业产业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杨生创建了生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韭黄及其他蔬菜种植工作。近年来,依托韭黄产业和普定县支行的“惠农e贷”“兵支书e贷”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合作社每年产值都在400万元左右,发放农民务工工资160万元,稳定带动200人务工就业。
在种植韭黄过程中,杨生发现过去是按照传统方法种植韭黄,传统种植方式每一窝韭黄之间间隔大,一亩地最多种植1000穴,亩产泥巴韭黄700公斤左右,这样种出来的韭黄产量相对较低、种植成本高。经过考察研究,杨生熟练掌握了大棚韭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将韭黄高密度种植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每亩种植韭黄2600~2800穴,一年可收割韭黄2茬,每亩大棚种植韭黄可以产出韭黄2000公斤,是传统种植韭黄产量的3倍,产值也从原来的5600元增加到16000元。杨生的韭黄种植技术获得了“一种韭黄的培育方法”发明技术专利的授权,并在普定县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种植技术的提升,杨生将种植基地迁到马官镇,扩大种植韭黄500亩,并在基地设有韭黄清洗区。洪明每隔半月就会来到杨生的种植基地,调查了解杨生的生产经营情况,看似与杨生拉家常,却让杨生感到洪明的到来既是关心的使用情况和效益,也是了解韭黄种植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还有对合作社管理的真知灼见,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让杨生收获或者加力或者谨慎的忠告。杨生读懂了洪明对合作社的一份关爱。杨生尽管在韭黄产业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依然还在不断研究和探索韭黄种植技术。后来杨生又发明了韭黄新型材料泡沫软化筒和韭黄清洗技术,泡沫软化筒在马官镇被接受应用。到了种植韭黄节骨眼上,杨生组织近百农民工在几十座大棚内,同时在刚刚收割的韭菜岔上套装泡沫软化筒,俯瞰如同一排排堡垒,严正肃立。20天后,一尺多高的金黄条状韭黄闪亮呈现,摘去软筒,远望如一片片光灿耀眼的黄金,又像少女梳辫的金发。杨生招呼农民工进棚采收,装箱打包,起运发往广东沿海等地,迅速成为当地人们餐桌上的一道道美餐。
杨生微笑着说:“今年我们韭黄产量预计可以达到300吨,产值约800万元。在韭黄收割期,基地的用工数量可以达到200人,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合作社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杨生大声说:“你们普定农行金融扶持‘白旗韭黄’两次获得省委点赞,中央电视台、新华网、《贵州日报》等主流媒体记者前来采访报道,政府部门和农户纷纷致信感谢农行金融支持普定韭黄变‘黄金’,你们真了不起。”
走出杨生的塑料大棚,洪明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扑簌簌往下掉,太阳已经偏移,和杨生种植基地毗邻的食用菌大棚,白色塑料泛着刺眼的光芒。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的吴小勇,伸手拉着洪明一行来到他的十几座塑料大棚参观。洪明不顾当天在山区奔波百余里的劳累,依然笑呵呵地跟着吴小勇,听着他的介绍,走进了一个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里一个密闭的塑料棚内,一台空调吹送着一股股雾状气体,侧壁上弥漫着一层层细微的水珠,几个妇女正在里面赶时间填装菌棒。吴小勇介绍,他们一个班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5000棒装填,这是无菌化种植的基本要求。吴小勇指着小棚后面码放的两垛菌棒,已经被薄膜密闭在那里,说道,这两组菌棒即将移入大棚育菌,在气温30摄氏度以下的适合环境里开始发酵,当温度、水分达到一定数值后,一朵朵银灰色蘑菇拱出菌棒,在人们的眼皮底下昼夜不停地生长着,三五天后即可成型,十天半月后采收销售。
吴小勇带领洪明一行来到靠近东区的一座大棚内,地面湿洼洼的,一垛垛四尺高的菌棒在温湿的环境里孕育发芽,渐渐地突破薄薄的地膜,擎举如伞的菇头,慢慢地挣脱菌棒,吮吸着阳光和空气,快速生长,挺立着傲视群棒。
洪明跟随着吴小勇踩在泥湿的地面上。吴小勇介绍:“这是镇里筹建的塑料大棚,我们租赁使用,可以减少投资。这些年在农行的支持下,我租赁了13座大棚,越干越有兴致。”洪明眼前淋过菌棒的清水流淌在地面上,一个个半尺多长的脚印里,汪着昏黄的泥水。洪明踩着泥水,近距离观察蘑菇的生长情况。吴小勇说:“感谢洪行长,当年我苦于没有致富门路,一筹莫展食不甘味。你下乡来到我们这里,了解到情况后,把河南驻马店平舆县的蘑菇种植成本低收益快的信息传达给我们,让我们摸索到了致富的金钥匙。在农行的支持下,我们外出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从广东福建等地运进木屑草料等基础辅料,开始自建大棚种植,后来政府出资建设大棚,我们租赁使用,一年比一年收益高。如今,我的塑料大棚进入了盛产期,每天各地商贩前来采购,很快成为各大超市货架上的时令蔬菜。现在人们饮食讲究一荤一素一菌一汤,城乡群众对菌类产品的需求旺盛,县里虽然建有冷库可以储存,但是络绎不绝的商户几乎上门抢货,时令销售没有一点问题,资金回笼既快又盈利增加。平时雇用十几个劳力管理大棚生产,采摘季节雇用附近村民几十人采收,不光我自己致富,还让更多的农户收入增加。”
汽车行驶在乡村公路上,进入平坝区夏云镇獐子坝,6个村组2000多人口的村庄,分散在6座山包前一块块平整的土地上,依山建筑着外贴瓷砖的漂亮二层小楼,晶白瓷片在太阳照射下熠熠闪光,门头上大红的“家和万事兴”匾额增加了几分喜庆。村间的小马路平整弯曲,迎面而来的汽车须臾小心地交汇。汽车缓行,又不时按响喇叭,提醒急转弯时不期而遇的车辆。这时候,一座小水库出现在眼前,那是周围四座山包环抱的清水蓄水池,深达10余米,向着开阔处修筑了一道6米宽的石坝,既可通车到达对面山包前,又可以调节水库存水,保证下游农田灌溉。杨文全说,这座水坝是这里几千亩农田的旱涝调节器,雨水多时蓄水,少时灌溉。杨文全成立的平坝区农机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水坝的依赖高于普通村民。杨文全把全部家当都押在了合作社。合作社也是杨文全的聚宝盆,每年收入数十万元。
洪明来到合作社调研时,杨文全正在组织无人机喷洒农药,各级领导和闻讯赶来的群众把500亩稻田一边的水泥路围得不透风。洪明避开众人,下午来到合作社,和杨文全聊聊种养殖的事情,顺便做贷后调查。
杨文全黑黝黝的脸膛,双目炯炯有神。身后一500亩水稻田里,一尺多高的水稻在3座山包前骄傲地生长着。2022年冬天,杨文全接受洪明的建议,利用合作社的10台拖拉机、4台收割机、耕耙机、播种机和无人机,与300多户农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的水洼地,杂草丛生。杨文全组织拖拉机手,用了15天时间耕耙一遍,湿黑的泥土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耕地在冬季里休养生息,开春迅疾欢腾起来。杨文全以日工资180元雇用50多名本地劳力,组织水稻插秧,曾经的荒洼地里秧苗自在地落户了。杨文全明显消瘦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可是杨文全没有高兴几天,就遇到了支付农民工工资资金短缺的问题。
杨文全打听到农行发放惠农,手续简便到账又快,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跟洪明取得了联系。洪明明白杨文全的来电目的后,当即安排客户经理与杨文全取得联系,登门办理手续,第3天,30万元就打到了杨文全的账户上。手机微信播报着账户资金增加的信息,杨文全高兴得咧嘴大笑。
杨文全开办合作社已有6个年头,几户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承包土地1000多亩,购置了一批农业机械,开启了农业现代化生产之路。合作社在杨文全的经营下,每年净收入数十万元。
眼前的500亩水稻,夏日里碧波荡漾。微风吹过,墨绿的稻叶翩跹着,忽左忽右;晶莹的水塘里,一条条灰色鳝鱼自由地游动。洪明和杨文全蹲在水稻田边,讨论着水稻收割后的计划:种植500亩油菜,到时候一片碧绿、一片金黄,让周围的山包看花眼,让来往的群众惊破天,让慕名而来的游人流连忘返。
地处黔中腹地的普定县,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夜郎湖流经7个乡镇,总储水量4.2亿方,在境内全长70.74公里,普定可谓是缘水而居,在水一方。然而,普定的石漠化占国土面积的84.3%,是典型的岩溶发育区,是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积水条件差,所以,即使有这么丰富的水资源,普定也只能“望湖兴叹”,守着大水缸,到处找水喝。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天。严重缺水的地方,每年到了旱季,所有的水井都干枯了,偶尔有一两口井能挤出水来,也不大方,积攒好半天,才能伸进水瓢轻轻地舀上一点,每年的秋、冬、春三个季节,水都要重复演绎秋尽冬干春旱的故事。
山坳间的农户建水窖储存水。一座水窖,3米长、2米宽高,用砖块砌成,里外水泥罩面。水窖利用水沟、管道将分散的雨水引到窖中蓄存,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雨水资源,蓄存到干旱季节使用。水窖可以让去年的水留到今年用,今年的水留到明年用,把小水攒成大水用,把浑水变成清水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水窖内壁长出绿苔,毛茸茸一寸多长。谁敢保证这样的水还是干净的水?有时候,水窖里放出来的水有沙虫,但村民们也舍不得把水倒掉,他们说,有水吃比没水吃强,即使对人有害,淖掉沙虫,先解渴再说。
水量不足、保证率低、取水不便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群众的正常生活。缺水季节,群众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劳动力到其他地方找水、挑水、背水或拉水,没有多余劳动力找水的家庭,不得不把壮劳力留在家中承担找水的任务,由于缺水,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外出务工的机会。
洪明在一次政府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普定县正在规划全面安全饮水工程,一下子陷入了沉思:安全饮水既是的一部分,也是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农业银行担当国有大行重任,履行人民至上职责,理应在普定县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上一试身手,展示担当和作为,为普定县脱贫攻坚助力加油。会后,洪明紧急拜见了主管副县长,表明了农业银行愿意作为主办银行服务全县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洪明的执着和农业银行信贷政策的解读,让主管副县长眼前一亮,真诚地说道:“前期有几个银行对接这一项目,可是谈到额度、期限和担保时,他们纷纷畏难而退,你们农业银行如果能够发放项目,担保问题咱们商议解决。”洪明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县政府办公大楼。
回到普定县支行,洪明立即召集客户经理,组织安全饮水工程资料,同时电话报告安顺分行主管行长,建议启动省、市、县行联合调查,并报告总行提前介入审查评估。
项目进入审批阶段后,洪明紧盯各级行审批进度,及时向主管副县长进行汇报,协调县直水务、土地等部门,用两块商用土地担保这笔项目,从而解决了担保难的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与政府多次对接沟通后,通过上下级行之有效的联动,普定县支行创新推出“农村安全饮水贷”,投放1.8亿元支持普定县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在项目推进关键时期,恰逢洪明爱人即将生产,但为如期兑现向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承诺,洪明匆匆安排好家事后,马上返回工作岗位,全力以赴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促成贵州分行首笔支持贫困地区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项目成功落地。这一饮水安全项目供水范围覆盖普定县所辖的.12个乡镇、.164个村寨,.有效解决了当地39万农村常住人口吃水问题,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万余人。
放眼普定大地,无论在高山还是平川,无论在高海拔还是低洼地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到千家万户,工程延伸的每一个终端——水龙头,都在农家的院子里、厨房里,有的人家,甚至安装了四五个水龙头,都说这样方便使用,走进哪间屋子都可以打开水龙头放水用。目睹解决饮水问题的乡村农家,洪明兴奋异常,说道,现在的村民家里,饮水机和洗衣机几乎家家都有,起码有85%的人家有热水器、水冲式卫生间,跟在城市生活差不太多。
洪明任职平坝区支行行长后,带着客户经理走进贵阳双木农机有限公司已是上午11点多,对于这个贵州省“专精特新”企业、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拥有几十种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澳门新葡萄京、从贵阳市搬迁到平坝区的高成长性企业,洪明始终秉持着拥抱企业成长的一份诚挚爱心。
30年前从浙江来到贵州经商的林坚强,独具慧眼,上马了农机公司。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公司渐渐地在贵州省服务“三农”的大盘中挣得一席之地。之后,林坚强把公司从贵阳搬迁到平坝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夏云工业园内,占地9万平方米。最初,林坚强发现当地山地缺少一些现代农业机械,老百姓的耕作比较原始,便结合省情生产制造农业机械,逐渐积累了创业资本。董事长林坚强对贵州省农业和农机市场信息特别敏感,以其在茶叶产业卓尔不凡的认知,果断把公司业务转型为集农业机械,茶叶机械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涉农科技型企业,继而成为贵州省茶叶机械研究所中试基地、贵州省农业职业学院实训基地。
洪明在拓展客户过程中,与林坚强有了第一次接触,奠定了他对这位睿智、豁朗企业家的钦佩,并与之建立了朋友般的密切业务合作关系。
浙江人爱喝茶,爱品茶,爱茶艺。对茶情有独钟的林坚强也不例外,对茶的研究可谓精细如同专家。林坚强从绿茶、红茶、白茶、黑茶,到信阳毛尖、祁山红茶、江浙碧螺春、吉庆白茶、安化黑茶;从茶叶形状长条形、螺钉形、卷曲条形、针形扁形尖形、团块形、束形、花朵形、颗粒形、圆形、片形,到各种茶之口感;从传统手炒工艺到现代化车间生产、智能控制,围绕着满足饮茶人的实际需求,思考着公司如何生产与当代茶叶发展完全匹配的茶机设备。林坚强在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配备8名技术骨干,几年来先后推出了杀青机系列、发酵机系列、揉捻机系列、烘干机系列、热风炉系列等,以及精制茶设备和清洁化生产线。
林坚强带着洪明参观生产车间。在高温热风杀青机试机前面,洪明询问该机的自主生产情况。林坚强说,除了电机、电闸、电线、皮带外,其他八成全部实现公司自产,一台市值8万余元的本机,全部实现订单生产,生产日期已经排到年底。林坚强进一步讲解道,这台杀青机采用分段温度控制,每小时可处理叶青200斤,膛内采用直线切半设计对绿茶生产特别有利,这种杀青做型一体机更容易使茶条卷曲成型,节约生产成本。
在林坚强陪同下,洪明看到在十几个工位上,几十名工人正在一丝不苟地操作着机器,有的加工铸件,有的安装线路,有的调试生产,人人严肃认真,根本顾不上跟董事长打招呼。洪明边看边思考,对林坚强说道:“我通过直观考察,提几条建议供你参考:打造销售、技术、财务管理三支团队,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一流的产品质量、一流的优良服务、一流的财务管理,把企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林坚强转身和洪明紧紧地握手。之后,洪明派出客户经理小组,深入公司调查后,向公司授信1000万元,发放了600万元流资。后来每有领导前往公司调研,林坚强总要提到洪明的远见卓识和那600万元的神奇功效。
几个月后,洪明再次来到公司调研经营情况,在农机生产车间看到一排排等待发货外运的水稻脱粒机:天蓝色底座,大红滚筒,银白色外壳,敦敦实实地码放在仓库里,几台样机正在给客户演示着工作流程。在脱粒机右上方,一台汽油发动机突突声声,滚筒里三角形环剥器滚动转圈,技师手抓一把水稻伸进滚槽,伴随着刺刺拉拉的声响,稻穗被完整地剥落下来,稻米和皮糠分离各自流入不同的仓室。技师说,这是公司专门为山区梯田种植水稻研制的脱粒机,告别传承方式制作,干湿两用,高效、快捷、省力,打谷筛选一机搞定,整机不到80斤,机体和发动机可以分开携带上山,安装在田间地头就可以脱粒作业,移动方便。即便是妇女,也能背着脱粒机上山收割水稻,而且还享受政府农机购置补贴。前来参观的客户一起鼓掌,林坚强和洪明开心地笑着。
洪明和林坚强一样,都有浓厚的服务“三农”情结。平坝区最高海拔1654米,最低海拔963米,辖10个乡镇,少数民族9.6万人。在农村,由于山陡路险,农民上山务农携带农具、农机和肥料,以前依靠肩挑背扛,爬山喘粗气,大汗淋漓。收割季节,农民又背负着近百斤的庄稼、果实,双脚蹬地仄侧着身子半蹲状下坡。洪明和林坚强每次回忆起农民务农的艰辛,总是摇头叹息。林坚强在查阅有关资料时,了解到日本已发明使用适合山区运送货物的单轨运输机,前几年这种机械也在国内不少地区运用,并纳入中央农机新产品试点补贴范围。
在洪明的支持下,林坚强带领技术团队攻关,结合贵州省山地特点,创新生产了单轨运输机,与传统的轮式运输机、履带式运输机相比,不需要比较规范的通行道路,可以在修路困难的地方随意使用,避免了对地貌进行大规模改造,降低了环境负荷;而且爬坡能力强,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应用范围广。试验成功后,林坚强拍板开发热镀锌方管导轨、长度2000米载荷400斤对途经道路设置3米高“龙门架”的单轨运输机,这样把山上山下、山左山右,时直时弯的一条条“空中隧道”搭建起来,彻底让农民减负,而且价格同业最优。
烈日当头,骄阳似火。公司新产品试验基地,银色高低起伏的单轨运输线旁,洪明应邀前来观摩。洪明看到轨道下方,一架依据固定间距整齐排列“齿轮”的齿条上,一台大红色的汽油发动机后面拖曳着一个2米长、1米宽和高的长方形镂空金属筐缓缓驶来,毫不费力地爬上了45度的陡坡,转眼消失在陡坡的另一端,没入一片树林中。接着,技师又把几百斤重的农产品、农具、化肥放入金属筐,扳动按钮,运输车气定神闲地行驶在轨道上,爬坡,下坡,十几分钟后听到运输车到达目的地的清脆铃声。洪明热烈鼓掌,给林坚强点赞。林坚强认真地说道,洪行长,公司生产的单轨运输机可实现无人操作,一次可运输货物400斤不等,一天可连续运输1.4万斤以上,运输成本低,使用年限可达10年以上,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那天上午,蓝天丽日。一台米推土机在突突地喘着粗气,吃力地荡平公司办公楼前的一块石渣地;另一辆酱红色的翻斗车,哼哼地举起几米高的车厢,把十几吨重的石渣倾倒在推土机的前方。推土机前后左右几个回合后,办公楼前十几亩昔日的浅水坑平坦无垠。董事长谭振义站在办公楼前,目睹眨眼间平坦洁净的一场地,开心地笑了。谭振义一抬头,看到洪明从一辆小车上下来,身后跟着两个穿着行服的客户经理。
主宾握手寒暄后,径直上楼来到二楼会议室。酱的实木条桌两边摆放着几十把酱红色的实木靠椅。洪明一行落座后,谭振义笑眯眯地说:“洪行长,我这里有好消息与你分享,正想着去县城里见面还是打电话报告你,不成想你又带着客户经理上门服务了,这一次说啥也得让我请你吃一顿饭。”洪明笑着说:“谭总,吃饭就免了,我们今天下乡要回访3个客户,快让我们分享你的喜悦吧。”
谭振义是贵州天成第六产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位具有20多年军工企业后勤保障经验的硬汉子,2015年创办公司,主营特色种养、特色食品加工、仓储、物流配送服务。
洪明最初根据政府部门的有关信息,慕名拜访了谭振义。听取谭董事长的公司经营情况描述后,洪明对公司种植基地与农户互联、公司仓储与农户种植规模收成多少互联、物流配送与农户产品外销互联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也是洪明苦苦寻找的在乡村振兴宏伟事业中金融服务以点带面、一企N户的示范点。这一敏感点,让洪明对公司的敬重增添了几分。洪明眼前一亮,思路突然扩大,直问谭董对银行有何需求。
谭振义说:“洪行长,我公司计划以基地连带农户,扩大种植循环基地1000亩左右,相应增加流动资金。同时,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后,还需要扩大仓储面积,增加食品加工机械,升级物流配送服务,这些都与资金有关系。”
谭振义说:“我们公司注重长期、持久效益,计划使用长期,目前本园区既有资产规模和经营现状,可以申请长期吗?”
洪明回答道:“当然可以。按照农行现行信贷政策,长期实行项目管理,你们公司按照项目申报,我们呈请上级行调查、审查部门同步运作,很快就会到位。”
得到安顺分行同意后,洪明作为首席客户经理,带领客户经理团队进入公司,与公司财务人员一起开展调查、评估、审查,不到半个月,公司的申请资料全部录入信贷管理系统。在洪明的组织协调下,上级行批复公司授信额度1500万元,接着首笔120万元一个月后落地实施。这笔到账前,洪明和客户经理又来到谭振义的办公室,给公司提出了建立销售、技术、管理团队的建议,提示公司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经营。
在农行的支持下,公司与农户联合扩大种植面积5000亩,涉及1000多个农户,大面积种植辣椒、西红柿、大葱、山药,使得农户亩均收入1万余元。与此同时,公司抓住时机,扩大冷库面积1万平方米,增加辅助设备,仓储容量达到2.5万立方米。
听了谭董的喜悦分享,洪明说:“公司这两年稳健发展,真正起到了连接器、调节器的作用,你们公司不仅经营效益大增,还带动成千上万户农民增收致富,这是最有意义的事业,我们农行人也为公司的成功而欢喜。”
谭振义说着,站起来拉着洪明走进办公楼右方的仓储车间。那里一拉链十余栋冷库,单间高约10米宽3米,有的三四间连在一起,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设置。在一个大蒜冷库前,几个中年农民正在切割大蒜头,一台机器轰隆隆地把大蒜切片,成品包装后运送附近的商超和酒店,每个人脸上都喜滋滋的。谭振义说,他们都是邻近的农民,在这里干活每天可收入180元。
谭振义带领洪明一行参观了山药、大蒜、二黄姜车间。他说,这里温度3~13℃,根据仓储物的含水量和特性,科学设定温度,如山药在适当温度下可以储藏2年,大蒜在3~30℃之间不会发芽。室外气温30多℃,冷库温度3℃左右,让洪明一行直打寒战,胳膊上起了一片片鸡皮疙瘩。洪明顾不上这些,边看边询问谭振义的经营管理情况。谭振义如数家珍,回答着洪明关心的问题。
走出仓储车间,站在室外的一片空地上,洪明顿时热汗蒙面。洪明的眼镜片上覆盖着一层薄雾,来不及擦拭,扳着指头跟谭振义算细账,扣成本,让谭振义听得连连点头。这时,谭振义好像准备好似的说:“洪行长,前一段我在微信上加载了一个小程序,公司承担费用不说,客户普遍反映小程序卡顿,不好使用,看农行能否针对我们的需求开发一个平台,到时候客户闲置资金全部沉淀到农行账户,也会因为这个平台吸引全国更多的公司产业链上的公司、个人客户在农行开户经营,一举多得呀。”
洪明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谭董,这个事情我记住了,回头我带领科技团队来公司对接,你公司把需求和规划整理出来,我们初步评估,然后抓紧呈报省、市分行,并作为金融服务科技项目申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你的经营需求,为下一步拓展企银合作领域奠定基础共同努力。”
如今,公司在洪明的竭诚服务下,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和配送团队,软件硬件齐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市场配送服务流程健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亮丽地呈现三大优势:源头优势,一小时车距范围内有蔬菜种植面积200万亩以上,其中省级高标准蔬菜基地近20万亩;区位优势,公司所在地靠近城乡接合部,属于农产品源头和需求端汇聚点,起到城乡连锁物流配送经营纽带作用;融合优势,将农产品的种养、加工、仓储、冷链物流、市场信息、现代服务等一二三产融合在公司发展壮大。2022年末,公司以园区为平台,带动合作社及种植大户41家,公司“绿中机”“谭一碗”取得国家商标证书,晚秋辣椒种植和高品质鱼腥草种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公司被评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千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企业”等。
——35岁的青年人、农行贵州省普定县支行行长洪明锚定普定县“三种一养”(韭黄、茶叶、食用菌种植及肉兔养殖)扶贫特色产业发展,跑上级行、跑政府、跑企业、跑农户,四处奔波,创新推出“产业强镇贷”“朵贝茶e贷”“食用菌e贷”“玉兔e贷”等金融产品澳门·新葡澳京(中国)官方网站,累计投放2.3亿元,有效带动贫困人口3万余人增收脱贫。洪明定制化服务“三种一养”产业扶贫模式入选2019年国务院扶贫日论坛金融扶贫典型案例,还受邀参加该论坛案例研讨活动。
——洪明针对涉农企业和农户“担保难”问题,创新运用“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方式和两权抵押方式,帮助原来因缺失担保无法融资的18户“带贫”企业累计获取信贷资金近800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2万人。
——洪明将扶贫和扶智相结合,多次组织带领党员宣传队,深入乡镇、村寨,利用赶场天、乡镇会议期间开展党的惠民政策及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先后开展巡回宣讲30余场次,受益群众超2万人。还坚持每周抽出1至2天时间,到乡镇、到村寨、到田间地头,了解产业发展所需,了解广大群众所盼,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运用农业银行“线上+线下”的多功能展示区,帮助扶贫特色农业企业宣传和销售特色扶贫农产品,带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农户增收。
——面对新冠疫情缓解后企业复工复产新需求,洪明带领客户经理深入企业、乡村开展走访调研,创新推出“幼儿园e贷”“美食e贷”等产品,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192笔、金额1.6亿元,帮助受困企业和农户纾困解难恢复生产。
近年来,洪明先后获得全国农行金融服务“三农”最美青年、贵州省委“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员”、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每次站在水母河边,洪明都有一种厚重感。一畦畦韭黄,一垄垄白茶,一架架菌棒,一排排肉兔,澎湃着新时代新农村的蓬勃朝气,磅礴出乡村振兴的伟大力量。在这份厚重里面,有普定县的厚积,平坝人的淳厚,农行人的德厚。
以洪明为代表的农行人,不忘初心,念兹在兹,倾情奉献,用金融活水滋养贫困瘠薄,催生甘泉甜源,呈现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润泽千万皱巴脸膛,绽放鲜花般的笑颜。
友情链接